首页 > 新安观点 > 新安资讯详情

学习有方 | 优秀的行动学习促动师是怎么样炼成的?

2019-06-25 14:45 已有1550人浏览

随着技术的发展,传统的企业培训师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学习与发展需求、人力资源开发需求,企业需要培养自己的企业促动师,开发组织内部潜能而解决问题,而不是始终接受外部专家的外力。


促动师是有效对话的专家,是学习型组织真正落地的灵魂人物。越来越多的世界五百强企业需要大量促动型管理者,成为促动型管理者大势所趋!!


如何成为促动师


专业促动师,首先要有推动组织发展与组织变革的热情,掌握促动技术不一定要成为专业促动师,成为促动师必须掌握多种促动技术。

企业董事长、总经理、营销负责人、培训管理者,企业内部讲师、人力资源负责人或者对行动学习感兴趣,希望在组织内运用行动学习解决问题,发展下属、或推使培训或文化落地、推动动企业变革、都可以申请参加美国培训认证协会(AACTP)的行动学习促动师认证班,学习实用促动技术并获得认证,成为一名专业促动师。


促动师对企业的价值


促动师运用专业的促动技巧,协助组织提升个人及团队绩效,通过开发组织内部潜能而解决问题,促进组织发展。促动师通过及时将潜在思考过程显现在桌面上,促进思考的严谨性(客观)以及思考的深度(反思),从而极大地提高解决组织现实问题的能力。


促动师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小组围绕目标有效运作,促进成员以更具效能的方式思考和对话;


促动师不同于培训师、咨询师、指导者,不是方案提供者;而是倾听者,思考的引导者,不良互动方式的干预者。


促动师在整个行动学习过程中,帮助小组将注意力放在团队的工作方法和对话方式上,并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干预。促动师能够改善学习小组的行为能力,以便使小组成员回到工作岗位与其他团队成员一起工作时,能够和他们进行良好沟通,从而发挥团队最大潜能。


促动师不能直接告知学员解决方法,更不能直接动手,只能去引导,还要保持中立,这让他们非常纠结。


一谈到中立,很多促动师就想到“无为”,如果机械地保持中立,很多时候无法掌控进度,从而无法保证成果的输出。实际上,我们对“中立”的理解存在盲点,甚至对“无为”的理解过于机械。老子认为:“无为”其实意味着“道法自然”,即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“无为即自然”,通过“无为”而“无不为”,这才是老子哲学的辩证思想。


促动师要清楚,没有绝对意义的中立,中立永远是相对的。所以,在促动师的实际操作中,须注重三个关键点:第一,促动师必须既中立且有目标导向;第二,促动师引入的思维框架和行为框架必须针对参与者心智模式的盲点;第三,促动师引入的思维框架和行为框架必须更具有包容性。


中立,目标明确


行动学习通常是企业行为,而不是寺庙行为。很多时候,人们容易陷入“愚公移山” 的盲点,即为了移山而移山,忘却了本来的目标其实是“要出去看外面的世界”。如果回归本原,就会找到更多的方法和可能性,不会走入“挖山不止”的死胡同。


所以,促动师必须具备目标导向,在促动过程中不断提醒团队不要偏离目标,在尽可能保证团队充分沟通交流的同时,不断提示时间压力。


提供思维和行为框架明确


促动师的“三不原则”中提到:促动师要向学员提供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汇谈流程和工具。“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汇谈流程和工具”就好比促动师的“剑”,也就是“思维框架和行为框架”。


首先,促动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:行动学习的所有各种工作坊(workshop)都可以说是一种团队沟通和会议模式,每个组织和每个团队自己都会开会,为什么一定要引入“世界咖啡”“群策群力”“欣赏式探询”等各种行动学习工作坊呢?答案一定是:以前的沟通和会议形式效果不好,想引入能解决现有团队问题和盲点的新模式。


那么,现有的团队沟通和会议模式有哪些问题和盲点呢?


首先,团队沟通和会议模式的通病是发散不聚焦、无法深度沟通、很难达成共识、议而不决、决而不行等。所以,我们要引入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汇谈流程和工具——行动学习工作坊,引导团队先发散,再聚焦,营造深度沟通的氛围,最后达成共识,决定出行动意向或计划。


其次,所有的行动学习工作坊都呈系统化和结构化,其针对性体现在哪里?这便要求我们去研究这些工作坊的流程特点。“世界咖啡”流程中,最特别之处是让参与者不断换桌子,目的是为了激发创意,所以当组织在创新方面存在问题和盲点时,可引入这种方法;而“欣赏式探询”的前两个流程能够连续激发团队成员的自信心和凝聚力,因此当组织处于低潮时,可以考虑引用此方法。


所以,促动师需要成为流程专家,学习并掌握各种工作坊流程技术,有针对性地引入到相应的团队和组织中去。


包容性的“框”明确


很多从咨询顾问和内部专家出身的促动师通常纠结:一些好的技术,如麦肯锡的解决问题七步法、六西格玛等,都不是行动学习的技术,可否引入到行动学习项目中来?


我的答案是:当然可以!只要引入的技术可以让团队发现盲点,走出误区,更好地实现目标,就应该大胆引入。只是在引入前要问问自己:新技术是否会局限大家的思维,导致阻碍目标的实现?如果是,就要小心了。


其实,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行动学习技术,行动学习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将感性和理想相融合,更好地营造团队氛围的改变,并结合理性流程,让学员自己发现组织盲点,自主达成共识,解决问题,达成目标。


行动学习技术的大流程本身包含了很多理性技术,比如“群策群力”工作坊中存在“SWOT分析”技术,而在实际操作时,我们可以在这个环节中不使用该工具,改用“思维导图”这个更简单、直观的工具。


辩证地看,再好的工具都是一个“框”, 本身具有引导性,不是绝对中立的,一定程度地局限了人们的思维。只要我们发现团队思维存在某些方面的盲点,就可以对症下药,引入更具针对性和包容性的工具,摒弃过多的禁忌和门户之见。这也就是促动师引入的“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汇谈流程和工具”可以被理解为“思维框架和行为框架”的原因。


所以,促动师“有剑”和“无剑”的原则就在此:相信“每个人、每个组织才是自己领域的问题专家”,这是无剑;相信“促动师可通过流程技术,营造团队氛围,促进质疑与反思,引发心智改善”,这便是有剑。


如果您也对行动学习和促动技术感兴趣,欢迎了解将在7月12日-14日在合肥开班的《AACTP 国际注册行动学习促动师认证特训营·全国第463期》,它被誉为“职业经理人的第一认证”。世界 500 强中300 多家是行动学习企业会员。课程融合众多企业咨询实战经验,为广大企业领导者指引一条罗马大道, 手把手教您行动学习促动技术 , 促发团队内生智慧 , 在企业全球化的进程做到真的与国际接轨!


微信图片_20190625145340.png